1月2日,中國“雪鷹12”直升機準備轉移受困於南極浮冰中的俄羅斯船上乘客和船員。新華社/法新製圖/王斌“雪龍”號成功轉移受困俄船52名乘客掃二維碼看視頻(賀菲菲/輯)中國極地科學裝潢考察船“雪龍”號2日派出“雪鷹12”直升機,在受困南極冰海中一個多星期的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附近冰面成功降落,分批次轉移52名受困乘客。獲救乘客隨後將乘坐澳大利亞“南極光”號補給船踏上歸途。
  “商務中心中國直升機把乘客接走了”
  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當天晚上確認,首批12名受困乘客搭乘“雪鷹12”G2000直升機,抵達“南極光”號補給船附近一大塊浮冰,由一艘小船送往“南極光”號。
  “紹卡利斯基院士”號船長基謝廖夫激動地告訴俄羅九份民宿斯媒體記者:“中國直升機已經把(首批)乘客接走了!”
  當天早些時候,俄羅斯科考隊領隊克裡斯·特尼教授在個人微博上宣佈:“中國直升機已經抵達‘紹卡利斯基’號。澎湖民宿我們百分之百確定要走了!非常感謝所有人!”
  特尼稍後在微博發佈一段視頻。他在視頻中介紹,當天下午5時30分左右,中方直升機抵達他背後的冰面。俄方人員先前按照中方關於“雪鷹12”降落條件的要求,在“紹卡利斯基院士”號附近平整齣這塊區域,壓實雪面。
  直升機降落前先鋪木板
  工作組人員隨後完成對“雪鷹12”著陸冰面的勘察,直升機開始第二架次飛行,把第一批受困人員運送至大約20公裡外的“雪龍”號。
  按照預案,“雪鷹12”第一個飛行架次是把海冰工作組運到“紹卡利斯基院士”號附近冰面,勘察冰層厚度,鋪設直升機降落的木板,以防直升機下陷或側翻。與俄方人員溝通協調後,“雪鷹12”第二個飛行架次才開始轉移受困人員。
  海冰工作組由12名隊員組成,由中國科考隊副領隊徐挺擔任組長,包括4名機組人員、5名海冰專家、1名船員和1名新華社記者,除勘察冰面,其他工作包括準備救援設備和物資、與俄方聯絡、設置等待區和登機區、指揮登機、清點外方人員。
  “雪鷹12”機長賈樹良先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雪鷹12”直升機此次跟隨“雪龍”號航行,主要是承擔羅斯海和長城站的物資運輸任務,沒有安裝弔臂、弔籃、絞車等專業救援設備,因此不能懸停在空中實施救援,必須降落在冰面。
  救援方案最後一刻變動
  根據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2日早些時候制定的方案,“雪鷹12”直升機原先應把52名受困乘客送至“雪龍”號,他們隨後將乘坐一艘駁船登上“南極光”號補給船,“南極光”號將駛向沒有浮冰的海域。
  不過,海冰阻擋了那艘駁船接近“雪龍”號。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救援協調中心說,如果還是按照原計劃,整個行動會拖延。俄方科考隊領隊特尼說,因此,救援方案在最後一刻改為由“雪鷹12”直升機把獲救乘客直接送至“南極光”號附近的浮冰,再由一艘小船把他們送上大船。
  “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去年11月28日從新西蘭出發,聖誕節前一天即12月24日被暴風雪困在距離澳大利亞最南端塔斯馬尼亞島以南大約2700公里的冰海中。52名獲救乘客包括科考人員、游客和隨行媒體記者,參加澳大利亞首支科考隊考察南極100周年活動,打算重走當年的考察路線。
  相關鏈接
  救援難度
  低溫黑暗大風都會造成現實困難
  南極洲不僅是最冷的大洲,還是最乾燥、海拔最高、風力最大的大陸。全球最冷氣溫記錄誕生於1983年,由原蘇聯位於南極洲的東方站測得,當時室外氣溫為零下89攝氏度。如果飛行器引擎在冬天停轉,航空燃油將凍成膠狀。
  在冬季,南極洲全天處於黑暗狀態,救援飛機難以在冰面跑道上起降。即使在夏季,飛機起降也有危險性。當風速提至30公里每小時至50公里每小時,大風揚起的雪花將妨礙飛行員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下降落,飛行員基本是盲降。除了揚雪,大風也會造成救援困難。常年在南極工作的飛行員說,每小時風速為113公里的大風很常見,風速上升至每小時160公里也不罕見。
  直升機救援同樣面臨不少具體困難。降落地點冰層有多厚,能不能吃得住直升機的重量?雪有多深,會不會在降落時被旋翼吹起來,令飛行員看不清降落地點?這些未知數是最大的安全風險。
  成功案例
  美國飛機曾成功營救我國隊員
  2002年6月27日,南非“阿古利亞斯”號海洋考察船使用兩架直升機從一艘被困的德國科學考察船成功地救出21名俄羅斯科考人員。
  在我國第21次南極考察的時候,一名內陸冰蓋科考隊員在冰穹A最高點附近出現嚴重急性高原反應,生命垂危,而現場自救無效,我國緊急求助美國極點站的飛機前來支援,病人得以及時撤離高原,轉危為安。
  2010年9月14日,新西蘭空軍一架飛機長途“奔襲”將近4000公里前往南極洲一座美國科考基地,成功營救一名患病美國人。
  本組文字均據新華社  (原標題:俄船上52名乘客全獲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d51odba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